疫情这三年,白霜爬上了他的头发,网友:这变化不像三年,像三十年

今日,

一段“疫情三年吴尊友肉眼可见变老了”的视频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据@人民视频 ,从2020到2022,抗疫这三年,吴尊友肉眼可见地苍老了。吴尊友是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从事艾滋病、非典、新冠等重大传染病防控30多年,发表科学论文500多篇。

视频截取了2020年3月、2020年6月、2021年4月和2022年3月四个时间段的视频录像,让人感受到辛劳在这位顶级传染病学专家身上留下的痕迹。

从茂密黑发、两鬓斑白到满头银霜……

网友说,这变化不像三年,像三十年。

感谢为国家负重前行的人们,愿疫情早日结束!

作者:沈湫莎

图片:视频截图、微博截图

疾控专家吴尊友去世,三年内头发皆白,是什么病击垮了他的身体?

吴尊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于2023年10月27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0岁。他的去世不仅是医学界的巨大损失,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哀悼。吴尊友的一生,是与疾病斗争的一生,更是无私奉献、敬业精业的一生。

吴尊友的专业生涯始于对艾滋病的防控研究。早在1988年,当中国首次发生艾滋病流行疫情时,吴尊友就投身于这一领域。1995年,他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他深入高危人群,开展干预试点研究,推广美沙酮治疗吸毒试点,有效预防了艾滋病的传播。他的研究成果显著,使新诊断感染者年病死率下降62%,新诊断吸毒HIV感染人数显著下降,受到国内外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的高度认可。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暴发让吴尊友的名字为更多人所熟知。他不仅参与了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还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公众普及防疫知识,呼吁科学佩戴口罩,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疫情最为严峻的时刻,吴尊友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疫情一线,参与溯源工作,为控制疫情的蔓延提供了科学依据。

吴尊友的敬业精神同样令人敬佩。即使在癌症治疗期间,他依然坚持工作,多次深入疫情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和溯源工作。他的白发,见证了他为疫情防控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在疫情期间,吴尊友接到了无数咨询电话,无论是正式场合还是私下求助,他都耐心解答,给出详细的解释和建议。

吴尊友的去世,让人们再次意识到这位专家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他的一生,是对专业知识的不懈追求,是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无私奉献。他用自己的知识和行动,为抗击疫情、保护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去世,是医学界的巨大损失,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损失。

吴尊友的去世,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每一位在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每一位为疫情防控默默付出的工作者,都值得我们的尊敬和感激。他们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构筑起了我们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在缅怀吴尊友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向所有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的人们致敬,感谢他们的付出和努力。

吴尊友的一生,是对专业知识的不懈追求,是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无私奉献。他用自己的知识和行动,为抗击疫情、保护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去世,是医学界的巨大损失,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损失。让我们铭记吴尊友的事迹,传承他的精神,继续在各自的岗位上,为防控疾病、保护人民健康而努力。

吴尊友,这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在新冠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自2020年初疫情暴发以来,他迅速投入了高强度的工作,成为了疫情防控中的关键人物。

疫情初期,吴尊友就带领团队深入疫情最严重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他亲自访谈病例,从病人的工作、生活细节到他们的行动轨迹,不放过任何可能的传播途径。在武汉、北京、新疆喀什、黑龙江绥化等地局部疫情暴发时,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的工作不仅仅是流行病学调查,更包括疫情分析、防控策略的制定和优化。他所领导的团队夜以继日地进行数据分析和流行趋势研判,为防控资源的调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疫情最为严峻的时刻,吴尊友参与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向公众传达了权威信息。他用专业的知识和平和的态度,解答了公众的疑虑,增强了人们对疫情防控的信心。他多次强调,科研成果必须及时转化为国家的防控策略和措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预防行为,这是防控科技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吴尊友在关键时刻给人以信心。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市场出现疫情,他坚定地告诉公众:“北京疫情已经控制住了!”这份底气来自于他和团队对疫情数据的精准分析与判断。他的这一判断很快得到了证实,北京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新增病例数迅速下降。

除了参与发布会,吴尊友还频繁出现在临时性的疫情采访中,无论是电视、广播还是网络媒体,他总是耐心地向大众普及防疫知识,解释病毒的传播特点和防控策略。他的白发,见证了他在疫情防控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即使在进行癌症治疗期间,他也没有放下工作,依然坚持在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和溯源工作。

吴尊友的工作不仅限于专业领域,他还积极参与到公众教育中。他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呼吁不同人群科学佩戴口罩,普及防疫知识。他的这些努力,不仅提高了公众的防疫意识,也为疫情防控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吴尊友的带领下,他的团队描述了新冠肺炎的临床疾病谱和流行病学特征,与“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症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新冠肺炎在流行和传播特征方面的显著特点。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理解新冠肺炎的流行规律、制定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吴尊友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赢得了同行和公众的广泛尊敬。他的工作不仅体现在疫情防控的专业领域,更体现在他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无私奉献。在疫情这场大考中,吴尊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公共卫生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吴尊友,这位在公共卫生领域默默奉献了一生的专家,在2021年不幸被确诊为胰腺癌。面对如此严峻的个人健康挑战,他并没有选择退居幕后,而是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管疾病带来的痛苦和治疗的副作用使他的体重大幅下降,但他依然保持着对工作的执着和热情。

吴尊友的坚持,不仅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忠诚,更是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深切责任感。他深知,在疫情肆虐的关键时刻,作为一名流行病学专家,他肩负的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大。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公共卫生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在公开场合,吴尊友多次表示,疫情期间许多人的付出远比他更多。他强调,无论是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参与疫情防控的各类工作人员,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和付出的努力,都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他提到,有些人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吴尊友的这番话,不仅是对同行的尊重和认可,更是对所有参与抗疫工作的人员的崇高敬意。

在疾病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吴尊友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低调。他从不把自己置于聚光灯下,更不愿意因为个人的病情而获得额外的关注和同情。他总是强调,自己的工作只是公共卫生领域众多工作者中的一小部分,而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在一线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人们。

尽管身患重病,吴尊友依然坚持参与疫情的防控工作。他深入疫情一线,参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数据,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种疫情报告和研究资料,而他本人则常常工作到深夜。这种敬业精神,让所有了解他的人都感到由衷的敬佩。

在吴尊友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越个人生死的高尚情操。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责任和奉献。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公共卫生事业,为了人民的健康和安全,不懈努力。

吴尊友的坚持,也体现了一名科学家的严谨和执着。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依然保持着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他深知,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疫情,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他始终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每一项工作,对待每一次疫情分析。

在吴尊友的领导下,他的团队也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他们紧跟疫情变化,不断优化防控策略,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他们的工作,不仅得到了同行的认可,更赢得了公众的信任和尊敬。

吴尊友的一生,是对公共卫生事业无限忠诚和热爱的一生。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为了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不断探索,不懈努力。他的名字,将被永远铭记在公共卫生事业的史册上。

吴尊友教授的专业成就与贡献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公共卫生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艾滋病防控领域,他的工作不仅推动了科学的进步,更挽救了无数生命。

吴尊友教授的职业生涯与艾滋病防治紧密相连。自1991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流行病学博士学位起,他就开始了与艾滋病的斗争。学成归国后,他将重点放在了艾滋病的行为干预上,在高危人群中开展防治试点,如性工作者和吸毒者等。他深知,要有效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必须深入了解并干预这些高危群体的行为模式。

在他的推动下,中国于1996年启动了第一个娱乐场所艾防干预项目,这一项目显著提高了性工作者的艾防知识知晓率及安全套使用率。此外,吴尊友教授还在吸毒人群中推广美沙酮维持疗法,这一做法得到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认可,并作为全球艾滋病防治的典范进行推广。

吴尊友教授的贡献不仅限于实践领域,他在学术领域同样成就斐然。在流行病学领域,他发表了超过450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在《科学》《柳叶刀》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的SCI论文250多篇。这些论文不仅丰富了流行病学的理论基础,更为全球范围内的艾滋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他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吴尊友教授曾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多项荣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荣获了国际毒品学会颁发的Rolleston大奖,以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颁发的金质奖章,这些荣誉充分证明了他在艾滋病防治领域的杰出贡献。

吴尊友教授的工作不仅推动了中国艾滋病防治的进步,更为全球艾滋病防治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他的一生,是对公共卫生事业无限忠诚和热爱的体现,他的名字和事迹将被永远铭记在人类抗击艾滋病的历史上。

相关问答

疾控中心首席专家吴尊友?

谢谢邀请:好象是高福院士。谢谢邀请:好象是高福院士。

吴尊友第一学历?

吴尊友的第一学历是安徽医科大学。1985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校卫生系,获预防医学专业的医学学士。1988年在我校获流行病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美国加...

吴尊友值得信任吗?

值得信任吴尊友,男,1963年出生,安徽黄山人,汉族,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博士,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值...

买到核酸阳性食品是否会被传染?接触冷链食品怎么防护?-红网...

12月21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的片段检测,都可能是核酸检测阳性,但“核酸阳性不一定代表有传染性”,由于...

吴尊友导师是谁?

吴尊友的导师是曾毅,中国研究艾滋病的第一人吴尊友的导师是曾毅,中国研究艾滋病的第一人

吴尊友称「我国新冠重症、危重症比例三年从16.47%下降到0.18%」,透露哪些信息?

危重和重症的比例下降了这么多,原因何在?翻看各位专家的分析和判断,以及国内外各种数据和研究,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病毒的不断变异。新冠病毒聪原始毒株变异...

吴尊友为何戴假发?

因为很多发型不见得自己的发质或者长度就够做这个发型···比如说你是短发,想明天约会的时候是妩媚的长卷发···头发不可能一夜就长出来,所以只能通过戴假...

吴尊友表示,近几个月再出现新一波新冠疫情可能性比较小,如何解读该言论?

专家们在这三年疫情之中真的做过太多次的预测。大部分人都经历过第一次的新冠感染,身体和心理都有了认知,不会再像开盲盒一样。新一波疫情到底会不会来?什么时...

吴尊友:我国部分城市检测出印度变异毒株,会影响假期出行吗?

当然会影响五一出行,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在印度爆发新冠病毒不停止航班,这样会毁坏我们防疫取得的成绩,希望政府赶紧挺行。当然会影响五一出行,不知道我们为什么...

如果奥密克戎没有后遗症,吴尊友说的后遗症很多,是不是造谣?

奥密克戎病毒传染害病者,有没有“后遗症”,被传染后的重症、轻症和虽然被病毒传染但没有任何症状者———国家应该重视真实的具体的数字采集,让事实说话!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