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网络热点事件,反转来得实在太快。2月底闹得沸沸扬扬的柬埔寨“血奴”事件,经过中国驻柬大使馆敦促柬警方调查,证实是一起完全编造的假新闻。而在同期,缅北网红“李赛高”事件的反转,更让人大跌眼镜。这两起事件不得不让人反思:我们对东南亚特别是缅北的电诈情况了解得真的全面吗?电信诈骗的受害人,真的只有被骗的甚或骗人的那些人吗?
“李赛高”事件始末
李赛高, 缅甸北部佤邦军政干校大专班的学生,靠自弹自唱中国流行歌曲走红,仅在抖音平台就收获了上百万粉丝。在短视频平台上,百万粉丝最多算个网红,让他真正“爆红”并陷入舆论旋涡的,是2月底的这几天。
某抖音账号的解读
有评论称B站已经曝光了李赛高参与割脚筋的视频
种种猜测加上确实有官方账号参与其中,今日头条等平台随后专门发声明,称正在与警方核实情况,并提请广大用户注意相关风险。一时间,网红李赛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特别是一些电信诈骗案件的受害人,恨不得扒皮抽筋。
此后几天,虽然仍有网友在就此争论,但此事件基本没有再出现二次反转。风波平息之后,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大家对李赛高事件反响如此强烈?这个乱象的根源在哪里?一切,要从缅北这个特殊的地方说起…
特殊的缅北
缅北,是缅甸北部的简称。要搞清楚这个区域的特殊之处,必须要先搞清楚她的历史。
13世纪, 元朝攻占此地后,该地区一直是中原王朝朝贡体系中的一员,两国边民跨境杂居,没有明显的边界概念。
19世纪, 英国开始统治缅甸后,乘机越过传统边界,侵占中方领土,使中缅边界问题复杂化。
解放后,有1万多人的蒋介石的残余部队盘踞在此,占据缅北近20万平方公里土地。1955年, 解放军因追击蒋部残余还与缅国防部队发生冲突,经过3年多的谈判,至1960年, 中缅两国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考虑到国际国内大局,中方主动作了让步。
据云南警官学院梁晋云教授《中缅边境划界后武装冲突对我国安全的影响》中描述,不少人对“让步”有意见,在佤邦等未定界地区,当地少数民族上层在得知他们统治的大部分地区划给缅甸的情况下,就要求脱离中缅自行独立。 毕竟,当时已经做了好几年的工作,一直宣传该地是中国领土。
梁晋云教授论文节选
1989年, 缅共宣布解散,下属军区各自为政,再加上缅甸内政较为动乱,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崛起,缅甸北部区域一直处于动荡之中。目前佤邦、四特区小勐拉 已完全由民地武控制。果敢、木姐 的民地武与缅政府军签订了和平协议,算是和缅甸中央政府共同管理。
这个区域虽然政治上较为动荡,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地理原因,与中国的关系一直很近。缅北的群众很多都是解放军、缅共知青、国民党残余部队、云南边民的后裔,大部分人都认汉字、说汉语,用的也都是中国网络和人民币,如果你真的到了这片土地,你就会发现,其实和云南边境小城没有什么差别。
金一南教授曾说,中缅边境是全世界最和谐的边境,一寨跨两国,一秋荡两国(一个秋千可以荡两个国家)。在2020年疫情爆发之初,果敢人民第一时间为云南人民送上口罩等医用物资。缅甸疫情爆发后,我方除了送上口罩、药品,还派出多批次医疗队到当地开展救治。
那么,这么一个和中国如此亲近的地区,到底是如何在大家的心目中和电诈划等号的呢?
电诈的缅北
缅北区域政局不稳,连年征战,老百姓又要生活,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做保障。
这个地区虽然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工业化水平低,不足以保障开支。于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武装控制区利用处于“金三角”腹地的地理优势,开始大规模种植罂粟、贩卖毒品。
毒品种植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为了彻底根治这一毒瘤,2006年, 中国推动联合国在此开展替代种植项目,引导民众种植橡胶、水稻、茶叶等经济作物,成熟后由中国等负责收购,解决当地民众的生活问题,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同时,缅北各区域也宣布毒品非法。
毒品虽然已宣布非法,但赌博并不违法。再加上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来往较为便利,一大批专门针对中国顾客的赌场拔地而起,成为国内赌徒津津乐道的乐园,也成为当地收入的一大来源。
如果只是线下的赌场也就还罢了,能跑到现场赌博的人毕竟有限。但不巧的是,2015年以后,电信诈骗犯罪日趋高发,随着公安机关对国内几大电信诈骗重灾区开展强力打击,部分电诈重灾区成员纷纷到境外寻求容身之所,与中国地理位置相近、生活习惯相似的东南亚地区成为首选。
而缅北地区,由于政治局面复杂,与中国没有规范的警务协作机制,竟然如种植罂粟一样成为了“三不管”地区,这一特征,迅速被犯罪分子利用,一大批“有眼光”的投资者纷纷到此地开设“现金网”窝点,与线下赌场合作,赌诈合一, 对国内人员实施诈骗。随着电诈窝点的兴盛,也吸引了国内一大批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到此就业。有媒体曾估计,在缅北的中国人有30万。
这些“现金网”公司,虽然在当地合法,但其实就是臭名昭著的电诈窝点。当地动乱的局面,薄弱的法治,为骗子们提供了天然的强大保障,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疯狂诈骗国内群众,尤其是开创的“杀猪盘”骗局,酿成了无数人间悲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网友对李赛高事件如此敏感的原因——仅仅看到“缅北”这两个字,足以让他们浑身颤抖。
一时间,缅北成为了骗子的乐园、诈骗的乐土,在现有政治外交大局下,为了根治这一难,各地在上级的部署下,于2020年悄然实施了“劝返逼投”政策——我虽然不能公开过去缅北打击,但是却可以通过在国内施压把你劝、逼回国。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这一政策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缅北地区的国内从业人员已经回来了一多半。
谁是受害人?
遭遇“杀猪盘”等电信网络诈骗的人,自然是受害者。但是受害者绝对不只他们。“部分骗子”。 随着缅北大量诈骗从业人员回国,诈骗窝点之间关于“人才”的争夺战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一些之前被高薪招工广告忽悠到该地搞诈骗的一线诈骗人员,现在每天都有可能被绑架,卖给另一个窝点,成为生不如此的“诈骗民工”——不诈骗,就会被打骂;完不成业绩,就会被转卖;想赎身恢复自由,就要交纳高额的赎身费 。从这个角度来说,部分骗子也算得上“受害人”。“李赛高们”。 如果不是出生在缅北,面色黝黑、唱功了得的李赛高,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丁真”,用这个才艺养活自己。但是他生在了这个时期的缅北,穿上了民地武的军装,让人们很自然就把他和那些与诈骗窝点沆瀣一气的部分民地武人员联想到一起,进而认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缅北诈骗团伙做宣传 ,所以才要承受这次“全民鞭挞”的煎熬。而缅北,肯定还有很多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但可惜的是,留给他们的舞台实在太有限了。“两地群众”。 缅北并不是弹丸之地,仅仅一个佤邦就有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5个深圳这么大。佤邦当地群众,并不是各个都有机会开赌场、赚大钱,绝大部分的收入还只是几百元、上千元,日子过得并不富足。而据当地群众反映,数以万计的骗子涌入后,当地物价、房价飙涨,让他们的日子难上加难。再加上诈骗已经让缅北的名声扫地,带坏了当地的风气,冲击了当地的淳朴民风,加剧了贫富分化,当地普通群众饱受困扰。 与此同时, 我国到缅北务工的人员,也因为这个地方的臭名声而不得不按照政策要求回国——当然,他们其中有一部分确实在为诈骗窝点提供服务。李赛高事件,并不是坏事。 他给很多国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反诈宣传课,也应该能引起缅北地区的治理者们反思。我们也衷心希望,这片土地未来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去除电诈、网赌这颗毒瘤,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 End -
终结诈骗 原创出品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仅用于公益传播联系 合作 投稿邮箱:antifraud@126.com李赛高事件迎来大反转? 本人亲自发视频辟谣澄清,李赛高事件是如何发酵起来的?李赛高真的被冤枉了吗?
2月24日晚,李赛高本人也亲自发布视频澄清辟谣,自此发酵了好几天的李赛高事件迎来了反转。
不过,目前,网友们对此事的真假还存在争议,李赛高究竟是谁?李赛高事件又是怎么发酵起来的呢?
李赛高是短视频平台的一位缅甸网红 ,坐拥百万粉丝,2020年11月入驻短视频平台,至今为止,一共发布过152个作品,内容基本上都是和同班门一起弹吉他唱歌。
凭借着自弹自唱《踏山河》小有名气后,李赛高又先后翻唱过很多热门歌曲,不过一直反响平平,直到2021年七月,他翻唱了李玉刚的那首《万疆》。
当时,他自称是远征军的后代,用一口流利的国语,唱着时下最流行的中文歌曲表达着强烈的爱国情感,感染了很多网友,无数网友就把他当作“流落缅甸的华夏儿女”,对他十分喜爱。
就这样,凭借着翻唱《万疆》,李赛高很快就疯狂吸粉百万,成了短视频平台炙手可热的大网红之一。
然而,好景不长,2022年2月15日,河北元氏县公安局的官方视频号就突然在李赛高的评论区评论留言,一句是“亨利集团的艺术团”,一句是“小心电信诈骗” 。
元氏公安的这两条评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就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经过持续的发酵,就有网友爆料称扒出了李赛高的真实身份,指控李赛高疑似是缅北诈骗团伙的一员,一时间,李赛高的评论区彻底“沦陷”,很多网友纷纷表示看过李赛高挑手筋等多个血腥视频。
因为这些负面消息,李赛高本人就遭到了网友的炮轰。
就在李赛高涉嫌诈骗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时,很多地方官方账号,比如贵定公安、同德公安等也纷纷发视频“揭露”李赛高的真实身份。
从2月23日开始,很多官媒都先后以“警方证实:百万粉丝李赛高为缅北诈骗团伙成员”为题报道了李赛高事件。
有媒体在文章中还提到,有工作人员表示,发布的内容属实,如果存疑可以向有关部门核实情况。
于是,李赛高诈骗成员的身份就被官方“实锤”了,李赛高本人和他的同伴们全都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遭到全网炮轰。
直到2月24日下午,佤邦新闻局官方账号专门发布声明为李赛高辟谣称,网传的消息都是谣言和恶意诽谤。
2月24日晚,当事人李赛高也在个人的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则澄清视频 ,直言谣言止于智者,呼吁不信谣不传谣。
视频里,他主要谈到了三点。
其一,身份 。李赛高表示他们是缅甸第二特区佤邦军政干校大专班的学员,现在仍然在学校读书,跟亨利集团并没有任何关系。
平时只是出于爱好,利用课余时间录制音乐视频和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快乐。
其二,辟谣 。他们从未做过部分网友所说的非法谣言之事,他们只是分享他们喜欢的音乐,也从未主动私聊网友更不曾邀请网友非法入境。
其三,表明立场 。他们曾或多或少地接受过中国教育,不会做损害中国利益的事情和违法的事情。
其四,指控部分官媒传播谣言 ,他表示元氏公安已经删除了2月15日曾在他视频评论区评论的那句“亨利集团的艺术团”。
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李赛高还晒出了学校出示的身份证明,在这份证明上确实盖着印有“佤邦军政干校”字样的公章。
证明称:李赛高出生于2001年,从2020年7月25日开始就读于这所学校一直到现在,在校期间,只是一个喜欢吉他弹唱、热爱音乐的普通学生,和亨利集团没有任何关系 。
自李赛高事件发酵以来,网络上的舆论几乎一边倒,无数网友都在声讨李赛高和他的朋友。
伴随着李赛高这条辟谣视频的发布,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李赛高事件就迎来了大反转,有的有网友认为李赛高是被冤枉的,也有网友认为李赛高是在为自己洗白。
还有网友认为在李赛高本人的澄清和人民警察之间,还是更相信人民警察的发声。
那么,李赛高真的是被冤枉了吗?
目前,元氏公安的那两条评论早已被删除,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元氏公安现在也已改名为平安元氏。
据悉,那两条评论是由元氏公安官方账号的小编不知从哪儿看到了关于“李赛高是诈骗集团成员”的相关消息后就评论了那两句话,并不了解李赛高的实际情况,小编的本意是想提醒网友小心诈骗,不曾想造成了误解。
此外,很多地方官方账号目前已经删除了关于李赛高身份的相关视频,而且很多媒体也已经自行删除了关于警方实锤李赛高真实身份的相关文章 。
至于网友所有的看过的所谓的血腥视频,基本上也都只是说了说,并没有实锤的证据。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自李赛高事件发酵以来,李赛高在短视频平台上的个人账号并没有被封禁。
据知情人透露,之所以平台没有直接封禁李赛高的账号,是因为事件发酵开以后,平台就求证了多个相关部门,被告知李赛高并没有参加缅北地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
据悉,李赛高目前已经接受了媒体采访,并自曝已经见过云南省的警方,正在等待调查结果。
李赛高是不是真的被冤枉了,我们目前还不能妄下断言,这件事会不会再有反转,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下后续。
不过李赛高事件也给我们所有人提了一个醒,我们面对网络信息需时刻理智,不盲目跟风,不妄下断言,对犯罪行为零容忍,但也不做键盘侠。
不知道大家对李赛高本人出面辟谣一事有什么看法呢?你觉得他是被冤枉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好了,本期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就请您点个赞吧,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相关问答
李赛高翻唱了《童话镇》这首歌曲。1,因为《童话镇》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歌曲,广大观众熟知,而李赛高因其独特的嗓音和表演风格而被人们所关注。2,除了《童话镇》,...
李赛高和佳润并不是同一个公司,它们是两家独立的企业。李赛高是一家专注于生物技术和医药研发的公司,致力于研发创新药物和医疗设备。而佳润则是一家主要经营...
1不是云南人。2因为李赛高的出生地是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根据公开资料可知,他与云南没有直接的关系。3李赛高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曾荣获过国家自然科学二等...
没有《快乐大本营》是湖南卫视推出的嘉宾访谈游戏秀节目,由何炅、谢娜、李维嘉、吴昕、杜海涛五人担任主持节目以游戏为主,辅以歌舞及各种形式节目。每期节...
最火的歌是《邦康城的爱》,原唱:李赛高。歌曲《邦康城的爱》,是一首缅甸语民歌,充满暖暖的异国风情和生活色彩,由缅甸佤邦著名歌手李赛高演唱。最火的歌是《...
李赛高是一位中国著名的音乐人和作曲家,他的火爆程度可以追溯到2015年。当年,他发布了一首名为《演员》的歌曲,这首歌以其深情的歌词和动人的旋律迅速走红,引...